本科生教学 
 研究生教学 
 本科生培养方案 
 实践教学 
本科培养方案
2017-06-28 10:28  

“测控技术与仪器”专业培养方案

 

所属学院:

自动化学院

标准学制:

四年

学科门类:

工学

专业代码:

080301

专业门类:

仪器类

授予学位:

工学学士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测量、控制与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,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,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、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,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,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测量与控制有关技术、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规格

(一)知识结构要求

   1.工具性知识:能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和进行交流,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;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、信息技术应用知识;具备基本的软、硬件设计和开发知识。

   2.自然科学知识:扎实并熟练掌握数学、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3.专业知识:系统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;掌握信息处理、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;掌握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以及所涉及的软、硬件知识,并能够实践应用。

(二)能力结构要求

   1.获取知识的能力: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、良好的专业知识规范表达能力;具有文献检索、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。

   2.应用知识能力:具备综合应用仪器科学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

   3.创新能力: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,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、创新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
(三)素质结构要求

1.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;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有责任心、有诚信,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;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、自我控制能力;具有团队协作的强烈意识。

   2.文化素质:具有中华传统美德,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;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

3.科学素质: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、辨证思维、形象思维能力;掌握测控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方法,了解研究前沿,具有创新意识;具备求实执着的科学精神。

4.身心素质: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;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,正确的自我认识,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仪器科学与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

四、核心课程、主要课程

核心课程:自动控制原理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 

主要课程:电路分析基础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、信号与系统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、无线传感网络、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、智能仪表与虚拟仪器、PLC原理及应用、自动检测技术、测控电路、DSP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。

五、毕业学分要求

毕业总学分要求178.5,其中必修课96,选修课 50集中实践教学32.5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8学分。

六、专业方向及特色

专业集成了控制工程、计算机和电子等多学科的技术内涵,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多学科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综合应用,突出仪器科学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承的依存关系,着力培养掌握多学科技术并能服务于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 

 

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”专业培养方案

 

所属学院:

自动化学院

标准学制:

四年

学科门类:

工学

专业代码:

080601

专业门类:

电气类

授予学位:

工学学士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,掌握电力电子技术、控制理论、电子与信息技术、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广专业知识的,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,能在电气工程技术、电力自动化控制、通信系统等领域,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、工程设计、系统运行、试验分析、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规格

(一)知识结构要求

   1.工具性知识:能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和进行交流,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;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、信息技术应用知识;具备基本的软、硬件设计和开发知识。

2.自然科学知识:扎实并熟练掌握数学、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3.专业知识:牢固掌握电机与拖动理论、电力电子技术、供电技术和电力系统等基础相关知识;熟练掌握电力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。

(二)能力结构要求

1.获取知识的能力: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、良好的专业知识规范表达能力;具有文献检索、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。

2.应用知识能力:具备综合应用电气工程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

3.创新能力: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,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、创新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
(三)素质结构要求 

1.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;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有责任心、有诚信,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;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、自我控制能力;具有团队协作的强烈意识。

   2.文化素质:具有中华传统美德,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;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

3.科学素质: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、辨证思维、形象思维能力;掌握电气工程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方法,了解研究前沿,具有创新意识;具备求实执着的科学精神。

4.身心素质: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;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,正确的自我认识,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   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 

四、核心课程、主要课程

核心课程:电机与拖动基础、电力电子技术。

主要课程:电路分析基础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电力电子技术、电机与拖动基础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电气控制及PLC应用、电力系统分析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、现代供电技术、通信电源系统等。

五、毕业学分要求

毕业总学分要求179.5学分,其中必修课102学分,选修课37学分,集中实践教学32.5学分,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8学分。

六、专业方向及特色

本专业方向:电力自动化技术方向。注重电力系统构成及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。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保护、控制等二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,并能针对一次系统及其设备进行保护配置;了解电力系统监控设备的主要监控对象及其对安全可靠运行的意义;了解保护与监控设备中采用的新技术与新知识,把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。学生既学习了一次侧(高压侧)的构成和作用,又掌握了二次侧(低压侧)继电设备的保护及控制原理。

 

 

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

 

所属学院:

自动化学院

标准学制:

四年

学科门类:

工学

专业代码:

080907T

专业门类:

计算机类

授予学位:

工学学士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掌握比较扎实的数学、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,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,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、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,能在信息科学领域,从事智能系统、智能信息处理、智能优化决策等方面开发、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规格

(一)知识结构要求

1、工具性知识:能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和交流,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;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、信息技术应用知识;具备基本的软、硬件设计和开发知识。

2、自然科学知识:熟练掌握数学、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3、专业知识: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;掌握信息处理、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;掌握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以及所涉及的软、硬件知识,并能够实践应用。了解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。

(二)能力结构要求

1、获取知识的能力: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、良好的专业知识规范表达能力;具有文献检索、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。

2、应用知识能力:具备综合应用智能科学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

3、创新能力: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,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、创新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
(三)素质结构要求

1、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;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有责任心、有诚信,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;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、自我控制能力;具有团队协作的强烈意识。

2、文化素质:具有中华传统美德,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;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

3、科学素质: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、辨证思维、形象思维能力;掌握智能科学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方法,了解研究前沿,具有创新意识;具备求实执着的科学精神。

4、身心素质: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;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,正确的自我认识,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控制科学与工程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
四、核心课程、主要课程

   核心课程:人工智能、机器人控制 

   主要课程:智能科学基础、自动控制原理、智能传感技术、数字信号处理、智能控制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人工智能、模式识别、机器人控制、机器视觉、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等。 

五、毕业学分要求

毕业总学分要求178.5学分,其中必修课99学分,选修课39学分,集中实践教学32.5学分,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8学分。

六、专业方向及特色

智能科学与技术融合了机械、电子、自动控制、计算机技术、人工智能、传感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,是多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综合学科。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自动控制技术、计算机技术、智能系统方法、传感信息处理等技术,进行信息获取、传输、处理、优化、控制、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,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、开发工作的、有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人才。

 

“自动化”专业培养方案

 

所属学院:

自动化学院

标准学制:

四年

学科门类:

工学

专业代码:

080801

专业门类:

自动化类

授予学位:

工学学士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,扎实掌握控制理论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控制系统设计、分析以及软硬件实现方法;掌握信息处理、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,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;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、较高的综合素质及一定的创新意识;在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控制系统分析、工程设计、软硬件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规格

(一)知识结构要求

   1.工具性知识:能使用英语获取知识和进行交流,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;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、信息技术应用知识;具备基本的软、硬件设计和开发知识。

2.自然科学知识:扎实并熟练掌握数学、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3.专业知识:系统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;掌握信息处理、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;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以及软、硬件知识,并能够实践应用。

(二)能力结构要求

1.获取知识的能力: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、良好的专业知识规范表达能力;具有文献检索、科研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。

2.应用知识能力:具备综合应用自动化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

3.创新能力: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,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、创新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
(三)素质结构要求

1.思想道德素质: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;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有责任心、有诚信,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;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、自我控制能力;具有团队协作的强烈意识。

2.文化素质:具有中华传统美德,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;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。

3.科学素质: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、辨证思维、形象思维能力;掌握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方法,了解研究前沿,具有创新意识;具备求实执着的科学精神。

4.身心素质: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;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,正确的自我认识,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。

三、主干学科

控制科学与工程

四、核心课程、主要课程

核心课程:自动控制原理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

主要课程:电路分析基础、信号与系统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、数字信号处理、PLC原理及应用、过程控制系统、现代控制理论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、现场总线技术、数字控制系统设计

五、毕业学分要求

毕业总学分要求179.5学分,其中必修课98学分,选修课41学分,集中实践教学32.5,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8学分。

六、专业方向及特色

依据控制技术在工业通信与控制中的应用,设置了工业控制模块课程,该模块课主要以自动控制、现场总线技术为支撑,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的应用与实现,注重对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实现能力的培养。

依据嵌入式系统中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应用,设置了控制装置模块课程,该模块课主要以单片机技术、嵌入式技术为支撑,针对控制系统的软、硬件设计与实现,注重对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。

 

关闭窗口